3月5日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,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,报告指出,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: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%左右。
据五节舆情监测系统显示,24小时内全网相关话题信息量近2万,话题热度于上午8-9时达到峰值。
预期5%左右GDP增速目标,发改委回应
3月6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“权威部门话开局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就“如何看待5%左右的经济增长年度预期目标”回答记者提问,他表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把握:
第一,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,发展是第一要务,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,需要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基础上长期保持合理经济增长;同时,统筹推进扩大就业、改善民生、防范化解风险等工作,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。
第二,5%左右的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运行走势,符合经济发展规律,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第三,各地区发展信心和劲头很足,确定了今年本地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,作了统计和分析,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中有27个预期目标高于全国,其中有23个为5.5%或以上。各地的发展信心、采取的务实举措,为全国目标实现创造了条件、打下了基础。
5%究竟是高还是低?
5%GDP增长目标设定稳健务实。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采访时认为,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.0%左右,目标设定稳健务实,不搞强刺激,有助于增强经济目标实现的信心。
5%GDP增长目标促经济高质量发展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在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,要发挥政策合力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,周茂华也认为,目标设定有助于舒缓宏观政策的压力,体现了我国更加注重经济内生动力和经济发展的质量的要求。
5%GDP增长目标兼顾必要性和可行性。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认为,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定性要求是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”,在去年增长3%的基础上,今年设定了5%左右的增长目标,主要兼顾了必要性和可行性。
整体形势向好,“就业”、“消费”、“房地产”成报告高频词
就业市场平稳有序,实现良好开局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,城镇调查失业率5.5%左右。梳理数据发现,前者高于去年的1100万人,后者较去年的“5.5%以内”略有放宽。
今年虽然任务重,压力大,但仍有支撑:一是在疫情防控持续优化之后,服务业将会持续恢复发展,将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;二是虽然出口面临较大压力,但是平台经济、房地产发展等领域获得政策支持以后,将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。
促消费投资增长,着力扩大内需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。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。
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、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认为,从长远看,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最有根基的,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最为重要,促进生活服务业的恢复,也将促进经济增长,并形成良性循环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认为,要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,加快重大项目落地,以基础设施投资为引领带动全市场投资,实现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相互促进、良性循环。
促房地产业平稳发展,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,改善资产负债状况,防止无序扩张,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。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解决好新市民、青年人等住房问题。
从市场端看,根据统计局数据,1月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达到36个,自2021年9月以来首次超过下降城市数。不少一、二线城市二手房价格涨幅更为明显,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。
从融资端看,根据央行统计,今年1月,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超过3700亿元,同比多增2200亿元;境内房地产债券发行400亿元,同比增长了23%,房企的资产负债状况已有改善。
结语
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未来经济发展态势定调积极向好,可以看到对于5%的GDP增速目标,业界大部分都认为该目标低于预期,但稳健务实,无论从发展优势还是发展形势来看,5%左右的目标都是合理的,已经考虑到了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等等因素。
目前我国经济运行较为稳定,不必要过度追求高GDP,设定GDP增长目标也是为了促进高质量发展,实现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,从而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。